內容
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,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(zhàn)略,落實《河南省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三年行動計劃(2025—2027年)》,推進人工智能賦能高等教育教學,提升高校教師人工智能素養(yǎng),按照《點擊登錄查看關于開展本科高校教師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的通知》的要求,決定在我校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?,F(xiàn)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培訓目標
通過全員性、系統(tǒng)化培訓,幫助我校教師深入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發(fā)展脈絡與應用現(xiàn)狀,熟練運用人工智能基本原理與功能特性,探索其在教育教學、科研創(chuàng)新、行政管理中的多元應用場景,提升人工智能工具實踐應用能力,推動實現(xiàn)教師教育理念更新、教學方法創(chuàng)新、科研模式優(yōu)化、管理效率提升,全面提升創(chuàng)新能力,助力構建“人工智能+高等教育”深度融合新生態(tài)。
二、培訓對象
我校在職教師及管理人員,具體包括一線教學教師(含實驗教師、實驗員)、科研人員、教學管理人員、教師發(fā)展中心相關人員,以及需掌握智能辦公工具應用的行政辦公人員。其中,二級學院院長、副院長、系(部)負責人及專業(yè)骨干教師需重點參與,發(fā)揮示范引領作用。
三、培訓方式及內容
(一)培訓方式
培訓采取分層分類、線上線下融合、“校級主體+社會協(xié)同”的多元化培訓模式。
(二)培訓內容
培訓主要圍繞 “人工智能基礎理論” “主流大模型功能介紹及操作”“人工智能教學輔助應用實踐”“人工智能賦能高校科研”“人工智能辦公輔助”“人工智能倫理與安全規(guī)范”等6個模塊開展,各模塊詳細內容:
1. “人工智能基礎理論”模塊
(1)培訓內容
系統(tǒng)闡釋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、發(fā)展歷程及關鍵技術分支,重點解析機器學習、深度學習、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技術原理與發(fā)展脈絡。緊密結合高等教育實際需求,探討人工智能在教學設計、科研輔助、管理決策等領域的具體應用案例、實踐路徑及潛在創(chuàng)新方向等內容。
(2)學時要求:不少于4學時
(3)課程資源及師資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講教師 | 培訓形式 | 學習路徑 |
1 | 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中心平臺上相關課程資源 | 待通知 | ||
2 | 數字化教學轉型與教師數字素養(yǎng)發(fā)展思路、途徑 | 何聚厚 | 線上 | 教師發(fā)展中心-綜合業(yè)務平臺-課程資源 |
3 | 人工智能與信息社會 | 陳斌 | 線上 | |
4 | 算法的作用 | 宋倫繼 | 線上 | |
5 | 數字時代的學習 | 陳光亭 | 線上 |
2.“主流大模型功能介紹及操作”模塊
(1)培訓內容
講解 Deepseek、Qwen、豆包等主流大模型的功能特點與使用技巧,包括 Prompt工程設計原則、多輪對話優(yōu)化策略、領域適配微調方法等。指導教師通過 Ollama本地部署工具快速搭建大模型運行環(huán)境,利用 CherryStudio等平臺實現(xiàn)模型調試與性能優(yōu)化。同時,結合課程問答系統(tǒng)搭建、論文輔助寫作等具體教學場景,教授教師如何根據任務需求篩選并部署最優(yōu)大模型,有效提升教學與科研效率。
(2)學時要求:不少于8學時
(3)課程資源及師資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講教師 | 培訓形式 | 學習路徑 |
1 | 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中心平臺上相關課程資源 | 待通知 | ||
2 | DeepSeek賦能未來教育:AI驅動下的教學創(chuàng)新與實踐訓練營 | 鄭宇、哈雷 | 線上 | 第三十九期教師工作坊 |
3 | 區(qū)塊鏈技術與應用 | 趙其剛 | 線上 | 教師發(fā)展中心-綜合業(yè)務平臺-課程資源 |
4 | Python語言基礎與應用 | 陳斌 | 線上 |
3.“人工智能教學輔助應用實踐”模塊
(1)培訓內容
以課程建設質量評價標準為依據,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課程設計、教學資源開發(fā)與管理中的應用,重點實踐利用 AI生成教學課件、智能題庫及虛擬仿真實驗資源的方法。積極開展基于 AI的個性化教學方法創(chuàng)新實踐,包括自適應學習路徑規(guī)劃、課堂互動智能分析及教學效果動態(tài)評估等,推動教學評價由結果導向向過程性評估轉變。
(2)學時要求:不少于12學時
(3)課程資源及師資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講教師 | 培訓形式 | 學習路徑 |
1 | 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中心平臺上相關課程資源 | 待通知 | ||
2 | 人工智能通識課與主流大模型技術應用 | 李曉華 等 | 線下 | |
3 | 教師的實用型數字素養(yǎng) | 陳江 | 線上 | 教師發(fā)展中心-綜合業(yè)務平臺-課程資源 |
4.“人工智能賦能高??蒲小蹦K
(1)培訓內容
聚焦文獻檢索、數據分析、實驗設計、學術寫作等科研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培訓教師使用 AI工具高效篩選文獻、挖掘研究熱點,以及通過深度學習模型優(yōu)化實驗參數設計。結合科研數據管理規(guī)范,指導教師利用 AI進行大規(guī)模數據清洗與可視化分析,輔助撰寫高質量學術論文及項目申報材料,有效提升科研工作效率。
(2)學時要求:不少于8學時
(3)課程資源及師資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講教師 | 培訓形式 | 學習路徑 |
1 | 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中心平臺上相關課程資源 | 待通知 | ||
2 | 信息技術與研究方法 | 尚俊杰 | 線上 | 教師發(fā)展中心-綜合業(yè)務平臺-課程資源 |
3 | 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 | 羅昭鋒 | 線上 | |
4 | 教學研究中的數據收集與整理 | 楊楠 | 線上 | |
5 | 文獻檢索與應用 | 施亮 等 | 線上 | |
6 | 科技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 | 鄭峰 | 線上 | |
7 | 資源檢索與知識管理 | 尚俊杰 | 線上 |
5.“人工智能辦公輔助”模塊
(1)培訓內容
系統(tǒng)講解智能辦公工具的功能與操作流程,如 AI驅動的文檔自動生成、會議紀要整理、錄音轉寫等,通過實際案例演示如何利用 AI提升行政辦公效率。結合高校管理實際需求,培訓智能排課、學情監(jiān)測預警及師生服務機器人部署等場景應用。
(2)學時要求:不少于4學時
(3)課程資源及師資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講教師 | 培訓形式 | 學習路徑 |
1 | 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中心平臺上相關課程資源 | 待通知 |
6.“人工智能倫理與安全規(guī)范”模塊
(1)培訓內容
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倫理邊界與社會責任,引導教師增強數據隱私保護意識,規(guī)范學生個人信息的采集與使用流程。系統(tǒng)講授技術應用風險防范策略,包括算法偏見識別、生成內容合規(guī)審查及網絡安全防護措施,確保 AI技術在教學、科研與管理中的合規(guī)性與安全性。
(2)學時要求:不少于4學時
(3)課程資源及師資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講教師 | 培訓形式 | 學習路徑 |
1 | 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中心臺上相關課程資源 | 待通知 | ||
2 | 依法規(guī)范上網與數字安全保護 | 陳波 | 線上 | 教師發(fā)展中心-綜合業(yè)務平臺-課程資源 |
3 | 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 | 陳波 | 線上 |
四、時間安排
1.啟動部署階段(6月10日—6月30日):組建專項工作組,完成校級培訓方案制定,培訓資源準備等工作。
2.集中實施階段(7月1日—12月20日):結合暑期教學資源調配窗口期,組織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培訓,重點推進大模型實操與教學應用實踐模塊;培訓期間同步開展校級“AI+教學創(chuàng)新”活動,推動參訓教師開展基于AI的課程設計。
3.總結驗收階段(12月21日—12月31日):通過成果匯報、案例展示等方式開展培訓成效評估,形成總結報告。
五、培訓管理和考核
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專項工作組負責培訓綜合考評工作。培訓結束后,參訓教學人員需提供一節(jié)主講課程的人工智能教學應用實踐設計案例,請各單位匯總后于****前將材料提交至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專項工作辦公室(科技樓219),電子版發(fā)送至李貞釘釘,結合各參訓人員的考勤和在線學習時長統(tǒng)一進行考核。
考核結果合格者,頒發(fā)“南陽師范學院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”合格證,并將人工智能培訓納入教師繼續(xù)教育學時管理。
六、學習路徑
請根據附件2《本科高校教師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-學習手冊》操作。
附件1 《點擊登錄查看關于開展本科高校教師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的通知》
附件2 《本科高校教師人工智能應用全員培訓-學習手冊》
教師發(fā)展中心
****